找到相关内容158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风禅雨天下行

    训斥。”   我曾去过很多寺庙,但却没见过禅堂,只是在书上知道一些禅堂里的公案故事,因此对禅堂充满著一种神秘感。   秦老说:“到了高旻寺,不能不去看禅堂。”   车到寺内,传义大和尚停下车,嘱我们坐在...

    光 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2960848.html
  • 历史上“三武一宗”佛门浩劫的启示

    怨,骂人得骂,施怒得怒。”作为僧人更应“常守慎言,以护嗔恚”(法句经)。此辩僧却种下又一灭佛恶因。结果本身就对佛教没有好感的武帝当场训斥辩僧,焚烧《笑道论》。第六次武帝已亲定三教次位,此时作为出家僧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4061701.html
  • 灵岩山寺云水日记

    、多思、少说。所以很少犯规矩被人训斥,今日在灵岩山“多看’’也不灵了。惊悸之余我回到客房反思:有这样严肃认真负责的僧值,常住便有了一位活韦驮菩萨,他放下自我,以常住安宁和护持僧人正念为己任,这正是现代...

    妙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25863472.html
  • 大慧宗杲禅师:“生死都恁么”!

    聪慧,然顽皮好动,读私塾时,常与同窗戏耍,拿砚台互相掷来掷去。有一次,他手中的砚台掠过先生的脑袋,把先生的帽子给碰飞了。先生大气,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,还罚他吃板子,并让他保证往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。他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965108.html
  • 重振宗风兴坠绪道场圆满鬓毛斑

    ,常遭父母训斥,直至22岁才深感世事无常,毅然弃绝万缘,于1949年6月在望城县洗心寺出家,参礼明心法师,剃度为僧。1956年3月,因仰慕虚云老和尚修行品德,前往真如寺,参拜虚老,侍奉左右,亲炙禅法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2966964.html
  • 制戒的因缘.

    又再和妻子同宿了?”  须提那老实的回答佛陀说:  “是的,佛陀!他们对我的责难和批评并不冤枉。”  佛陀很慈和的训斥道:  “你给愚痴迷失了智慧的心灵,你有这样行为实在不好。出家学道是超脱生死,你却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0669213.html
  • 学佛人的大忌讳——好为人师

    不要有什么优越感,认为我比你久,就看不起新入门的,把别人呼来唤去,大呼小叫,有的甚至当众训斥人家:“你怎么能这样呢,这个都不懂?”人家回心凉的。其实你刚入门的时候是什么都懂吗,谁不是从那样过来的?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375154.html
  • 在孩子心里中种下责任的种子

    ,恰好是教育的良机,因为内疚和不安使他急于求助,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有可能刻骨铭心。当然,在这种时候,父母应当保持冷静,尽量不要大声训斥,更不要夸大其词恐吓孩子,而应当实事求是讲清道理,明确指出弥补过失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25475588.html
  • 面对扫黄,我想说说邪淫

    片刻的欢乐,致令你家人同你一起蒙羞于未来,你心里能安吗?”说后即很不高兴的赶她离去。该女听了谢迁这严厉的训斥,如梦初醒,满面含羞语并感谢她的见色不乱,挽救了她免于做出遗憾终生,难以见人的事。于是不自觉...

    转载

    |邪淫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3275296630.html
  • 禅自达摩来化作中国秀

    地说:惟愿大师慈悲,开示象甘露一样的法门,藉以广度众生。但达摩大师却以训斥的口吻说:诸佛无上的妙道,要经历无数劫的精勤修持,经过数不清的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的段炼,才能悟到,那能就凭你这样的小德行,小智慧,以轻忽娇慢的心情,就想求得真正的道果,你是白费心机!神光听了这番训斥,当下取出锋利的戒刀,自己砍断了左臂,送到大师面前,以表达自己求道的恳切心情和坚定决心。这样,达摩大师才认可他可以担当大任,为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0962750.html